马股今年都涨了超过40%,年底还会有橱窗粉饰活动吗?
一般上,基金经理会在1月及7月前的一个月,即6月及12月粉饰橱窗,目的有二,主要是趁第二季和第四季快结束时,將表现不如预期的股票卖出,再大手吸纳表现优异或极具潜能的股票。
第二,基金经理可能佈局买下一些不符合基金类型风格的產品,趁机混淆投资者的视听,免得有心追踪基金投资趋势的投资者看清他们的部署。
无论哪种目的,橱窗粉饰是基金经理为了美化自己的成绩单,爭取更佳的花红而进行的“例常”活动,或以间接的手段令他们掌舵的基金看来更具吸引力。受此影响,投资者也会在6月、12月纷纷跟进,以致出现所谓的橱窗粉饰效应。
不过,连近年表现多落后週边市场的马股,今年至今都上扬超过4成,其他市场更不用说,这样看来,今年基金经理们的成绩单肯定亮丽,“跑贏大市”者应该比比皆是,他们还有必要粉饰橱窗吗?而且,为免今年表现过於突出,造成明年的比较数据变得难看,他们不如早点放假欢庆新年。
综合来看,分析员对於12月底会否出现橱窗粉饰活动的看法出现分歧,乐观一派指称,各国政府的退市措施仅仅掛在嘴边,全球热钱依然充裕,股市继续攀升,儘管马股吸引力减弱,却依然可能沾光,这意味著综指继续升高的几率不低,因此基金经理不会放过这块到口的肥肉有钱不赚,相信他们会依照惯例粉饰橱窗。
举例说,侨丰研究就认为,虽然12月整体看跌,但是市场不缺利好,还有许多企业消息等著宣佈,而且根据1996年以来马股的走势分析,85%的12月都取得成长,平均回酬达3.96%左右,不失为好月份。此机构认为,今年12月的“橱窗粉饰”时段,马股料取得与过去类似的成长。
持相反看法的分析员则认为,大部份基金今年至今赚得盘满钵满,基金经理为免再出现迪拜世界倒债等意外风险,而打击全年赚益,他们可能会在年底前赶紧先锁定部分利润,倾向於转持现金,这可能导致市场交易减少,最后马股自然乏力攀升。
表面看来,乐观的分析员压倒悲观者,实际上,根据市场潜规则,分析员即使看跌股市,他们也不会说出来,免得替自己的证券行赶客,也会引来其他分析员的围攻,所以多数研究报告都继续维持乐观態度,以免成为业界公敌。
更值得留意的是,虽说基金经理普遍赚钱,但依然有些遍体鳞伤或对成绩不满,因为他们在金融海啸中亏损厉害,因此至今无法锁定利润,要留在股海中。促使他们留下继续粉饰橱窗的理由,是在短期內衝刺更好的表现,所以这些基金经理可能採取更偏激、风险更高的操作手法,造成马股风险大幅升高。
近期的“小股大作”,突显市场出现不少这类基金经理,建议有心追高的投资者小心为上。不过,如果你也因为亏了不少,而急於追回损失,选择暂时忽视风险,则另当別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