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金融系统的稳定一直是美国政府救援工作的重点,从最初的七千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到奥巴马政府最新公布的两万亿美元金融稳定计划,都是期望可以通过这些计划带领美国尽早摆脱危机。
然而事与愿违,局面发展至今仍然还没有看到一个尽头。就在在3月17日至18日的美国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会议之后,美联储宣布一方面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另一方面也为了“改善私人借贷市场的条件”,决定在未来六个月内买入总额为三千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将现有的收购“两房”发行或担保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规模扩大至1万4500亿美元。
这是时隔近40年,美联储再次宣布大举收购美国国债,由此也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Quantitatively Easing)货币政策时代。上一次美联储出手干预国债价格还要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美联储为了影响收益率曲线、抗击经济衰退并消除贸易逆差,大量买入长期国债同时抛出短期国库券。
美联储如此的政策这意味着美国除了通过利率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外,将从价格型工具向数量型工具转变,更多地通过创新性工具向市场大量提供流动性,以解冻信贷市场。事实上会有这样的情况,也不必感到意外,因为美国基准利率已降至零区间,在利率政策已“弹尽粮绝”的背景下,联储不得不诉诸其他“武器”,继续维持促进经济扩张的努力。易言之,在利率政策已经到头的情况下,数量扩张开始成为主打。
量化宽松政策
其实早在美联储之前,大洋彼岸的英国央行已启动了国债收购,因为英国在将利率降至0.5%的数百年新低后,也不得不寻求更多新的途径来刺激深陷衰退的经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其央行也在本周宣布将大幅提高收购国债的规模,以进一步改善融资状况;这时日本的利率也已经低至0.1%。
美国早前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以及奥巴马去年12月初提出创造250万就业机会的““经济复兴”计划,市场预测这些投资需要五千亿至一万亿美元。巨大的财政开支需要通过发债来筹集资金,迫使美联储参与财政部的国债发行,通过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则最终能够化解这些问题。
如何理解这个所谓的“量化宽松”呢?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是开动印钞机印钞票,然后购买国债救市,增加市场上美元的供给。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大量发行债券救市,如果没有货币政策的支持,这个国家最终可能会面临破产的风险,不过因为她是美国,所以结局不见得会是如此“悲惨”。由于美元是主要的国际货币,所以能够“得天独厚”,把救市的负担转移到其他国家。
美元再跌不利发展中国家
全球美元流动性将进一步过剩,会导致美元相对其他国家货币贬值。消息披露之后,美元指数(USDX,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动的指标)收盘于84.595,较之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下跌 2.69%,创下自1985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随后的3月19日,美元指数再度下跌1.73%,显示出“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元的强大“影响力”。
如果美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跌势,那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已经缺乏金融资本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资金抽离之后,又将面临新一轮因美元下跌而引发的全球通货膨胀。如果是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来而言,还要面临本国货币升值及打击出口的阵痛。
本来在国际金融市场里,资金因为避险的需要,都纷纷选择美元国债,使得美元可以维持在一定的“均衡”水平当中,但随着美国大量扩张信用,使得美元实际币值面临缩水的风险,特别是美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或者说在确认经济复苏之前),会一直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便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美元贬值之后,国际大宗商品如金属、石油、矿产、经济作物,甚至是粮食价格就会大幅度上涨,就如同2008年上半年大宗商品集体上涨及纷纷创造历史价格新高的情况一样,全球许多国家将会再次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及经济压力。
唯一可以欣慰的是,虽然美元指数连续下跌,但在众多货币选择中,惟有美元具有明显的避险功。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及欧元区欧洲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均显示,这些国家内部已经是出现经济衰退了,甚至从数据上看,这种衰退仍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我国只能“投机期待”
再加上与美国相同的英国及日本,虽然通过各自的中央银行不断向市场中注入流动性,但仍然面临资金不足的隐忧,以英国为例,实际注入流动性的金额可能高达三千亿英镑,远远超过现在预测的一千五百亿英镑。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以英镑在美元指数构成中超过半数的权重,很可能会令美元再度走强。
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美元国际地位相悖,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将面临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瓦解以来最严峻的临挑战。作为世界货币,需要美元币值稳定,而美元币值的稳定需要美国增强本国的政策约束,不能采取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不过,美元的发行情况,别国很难干涉,现在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迫使美联储将刺激国内经济的目标是放在第一位,“放任”美元贬值,其他国只能承担美元贬值的损失和风险。
所以,对我国而言,我们没有能力阻止美元的贬值,但是可以很“投机”的期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后,从中获得一些好处,至少是可以从账面上让大家看到经济是增长的,你说不是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