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財經 財經焦點 2008-12-19 17:41
(吉隆坡)大馬股市過去30年經歷6次重大熊市,每次平均為期15至17個月,由高峰跌至谷底,若歷史重演,相信這次熊市將會在2009年第二季達谷底,而歷史跌幅平均達53%,馬股綜指可能會跌至約700點水平後全面反彈。
經過2008年的大起大落,馬股2009年上半年將持續面對壓力,但在下半年會回穩,出現較為全面反彈,因國內消息較轉向正面,並且預先反映預期的2010年的全球經濟复蘇利好,投資者可利用機會預先作好佈局,看好建築、油氣、博彩及膠手套領域。但謹慎看待保險、種植、產業、半導體和船運。
聯昌研究說,歐美爆發的信貸及金融危機橫掃全球,使全球經濟陷入困境,复蘇可說緩慢及痛苦。預料壞消息還會持續一段時期,從而負面打擊全球股市包括馬股在內。
略為回顧2008年,馬股綜指於1月沖破1500點歷史新高記錄,接著在系列降級催化因素下節節敗退,綜指今年至今重挫近600點或是41%,投資者信心盡失。
領導權交棒利好因素
馬股熊市持續,但年杪和明年初中期還是有利好催化因素,首選大事為國內領導權順利交捧。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將會在2009年3月杪或4月初接任首相;投資者向來對新領袖給於厚望與支持,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馬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現料會在未來一兩季持續疲弱,2009年每股盈利萎縮4%。具循環期的種植及產業領域的盈利尚有下調空間;利好方面,就是汽油價格連續調降、70億令吉的振興經濟配套、及大馬企業財務實力比1997/98年金融風暴來得堅實,平均淨負債率低於20%水平。
聯昌對2009年馬股綜指目標保持在1013點水平,相等於3年移動平均本益比折扣20%的水平。獲得整體市場週息率6%至7%的支撐。
基本面強穩緩沖外圍打擊
經濟基礎面而言,明年經濟成長將放緩,不過,由於基本面強穩,包括國民偏高儲蓄率、充裕外匯儲備、舒适的經常賬項盈余、可控制的外債、銀行資本充足、企業淨負債偏低等支撐,緩沖外圍風暴打擊。
聯昌預測2008年經濟成長放緩至5.6%,2009年則預測為3.0%,2010年則回揚至4.5%水平。而2009年首半年按季成長介於2.5%至2.7%,下半年回揚至3.0%以上水平。不過,若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的衰退,預料2009年經濟可能會陷入0.5%萎縮的窘境。
若外圍市場情況惡化,大馬經濟也會遭拖累。如美國經濟成長每跌1%,大馬出口成長將減0.7%及經濟成長減0.8%。而原油價格每桶跌10美元,大馬原原油收入將減少40億令吉。原棕油價格每吨跌100令吉的話,大馬盈利將減少17億令吉。
分析員表示,除了制造業外,2009年的大馬經濟各領域持續出現成長,不過,成長幅度也紛紛縮減。
2009年主要風險
馬股2009年主要風險,首推美國經濟會否陷入蕭條。而國內擔憂則有政治風險、政府的執行能力、企業盈利持續下滑、外資賣壓、商品價格持續走軟、及馬股估值比區域同儕高等。
市場擔心美國的信貸危機,不僅使美國經濟衰退,更可能陷入更為嚴重的經濟大蕭條,肯定會拖累全球經濟表現包括大馬在內。到時馬股的任何回彈可能是個“熊市陷阱”。而2009年下半年預測馬股回揚,僅限於渡過一個平均一般的熊市。
政治因素方面,在下屆全國大選(2012-13)之前,大馬政治還是存有風險,若有大變化將使馬股出現即時反射反應。
聯昌表示,政府挹注工程計劃必須獲得良好執行,包括政府相關公司(GLC)的持續改革也要確保持續獲得良好執行。在企業盈利方面,若是全球陷入衰退更甚至蕭條,馬股企業盈利肯定會進一步削減。
目前馬股外資持有額保持在21%偏高水平。1997/98危機中,外資前後花費4年脫售股權及達谷底。不過,目前离上次谷底尚高出5%至6%。外資在藍籌股的持有額仍偏高,特別是馬股比區域同儕溢價較高,不排除外資會繼續拋售馬股可能性。
大馬為原油淨出口國及原棕油的最大出口國。有鋻於此,若是雙油價格下跌走軟,將負面影響大馬經濟與馬股,特別是在2010年的雙油收入可能減少。至於馬股估值比區域同儕高,一旦溢價縮減將拉低馬股表現。
與1997/98年風暴比較
基本面比10年前好
雖然大馬經濟基本面良好,但還是存有一些弱點,包括自1998年來持續11年出現財政赤字,使2008年財政赤字達國內生產總值的4.8%,反觀1997年財政盈餘佔2.4%。而家庭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7%,97年杪為44%。國行隔夜政策利率降至3.25%,調控空間縮減。
10年風暴再襲大馬,但大馬這次的經濟基本因素比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來得穩健,規模增強近2.5倍,同時擁有龐大貿易盈余,10年前是赤字;目前外債佔國內生產總值約33.1%,僅達上次危機的一半;國家銀行外匯儲備增長近4倍至997億美元。
銀行領域也堅穩,貸款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9%,比較1997/98年危機為148%。淨呆賬僅為2.4%,毛額為5.1%,比較前危機則分別為淨13.6%及毛額18.5%。
聯昌表示,2008年1月至9月的馬股投資組合外流為413億令吉,比較1997年至1999年的外流為710億令吉。若外流數額相等的話,預料將削減馬股市值的10%。
但總體而言,大馬在這次金融風暴比10年前危機佔更堅穩地位。因企業債務較C、股市沒有泡沫現象、沒有大量脫售產業資產及價格企穩等利好支撐。而經濟4大支柱-即經濟基本面、貨幣、股市及政治都比10年前危機時刻來得好。
星洲日報/財經‧2008.12.1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